第二次给罗振宇交"智商税"

(Photo by Hanson Lu on Unsplash)

最近读到一本好书,罗振宇在2017年12月31日跨年演讲中推荐的《中国史纲50讲》。说是读,其实是听,在得到app里面试听了几节课程之后,感觉讲得不错,就花了99块钱把整套课程买下来,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把它给听完了。

这是我第二次给罗胖交“智商税”,第一次是2015年买《李翔商业内参》专栏。李翔的专栏买了之后我很失望,其实就是把国内的商业新闻拿过来加工加工,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来解读一下,并没有什么新意和深度,听了几期之后,彻底放弃再也不听了。

那之后,基本上没有在得到app里面消费过,后来把app都给卸了。直到有一天,朋友圈里一个兄弟每天都分享吴军博士的《硅谷来信》,我读了几期之后,感觉很对胃口,于是只要他一分享我就看,免费看了将近一年,算是错花了199块钱给我的补偿。

这次买施展老师的《中国史纲50讲》,给我的感觉大不相同,他研究历史的角度新颖,非常深入,而且格局宏大,每一节课听完,都让我脑洞大开,产生“以前的历史都白读了”那种感觉。

我以前读过很多历史,这几年改变方向,主要精力都放在计算机和财经上面,已经很久不翻历史书了,但这套课程,升级了我对中国历史的认知。

人们常说“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”,但其实很多中国历史,都是后人带有主观色彩给前人下的评判,典型如皇权史;还有很多是王公贵族对皇权不满的个人批判,因为这一批人掌握国家的话语权。

课程中提了很多以前读历史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,有些三言两语说不清,但是你听完后,会觉得很有意思,背后的逻辑关系原来是这样。

Q:北宋时期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?

A:其实宋朝的政治智慧非常高超,他没有使用武力去解决疆域问题,而是使用经济学思路去应对战争,每年向大辽交纳几十万岁币和物资等,只需较少花费(相较于战争所需的军费和物资)就保证了100多年的和平,其实非常划算。幽云十六州没有被收回,这一直被后人诟病,但正是这个原因,才有维系百年和平的基础。(游牧名族没有定居根据地,无法形成赋税体系,因此无法养活官僚系统让社会运转,进而就没有能力统治王公贵族,就不容易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;幽云十六州几乎以汉人为主,大辽拥有它,就可以稳定收税,确保王朝统一,不发生内乱,宋朝因此才有和大辽谈判的可能)

Q:武则天是唐太宗纳的一个才人,太宗死后,高宗继位,高宗娶了武则天作为老婆。这种乱伦关系,怎么理解?

A:因为唐朝是一个草原民族起家建立的王朝,它延续了草原民族的婚姻制度,老爸死了,老妈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给儿子。像王昭君嫁给西域匈奴后,先后嫁给了自己的丈夫、儿子、孙子,草原民族的伦理关系不能用汉族的伦理思维去解释。

近代历史上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个国家,英国、俄国、日本,他们各自的意识形态和动机分别是什么?

经历了辛亥革命、溥仪退位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民国大家王国维为什么说”中国历史最大的一次变革是商周之变”?

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?

另外,总结了很多以前读历史读不到的观点。

古代长城那条线,几乎就等同于400毫米等降水线,长城以北降水量不足,是无法稳定生产农作物的,因此草原上无法形成定居,只适合游牧生活,王位继承顺序是”兄终弟及”,这种模式无法形成长久稳固的政权,所谓”胡虏无百年之运”,说的就是这个。只有当游牧民族建立横跨中原和草原的二元帝国,它才有稳定的可能。比如,唐朝、元朝、清朝,这三个朝代都是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权,唐朝和元朝在全面转向汉化后,就逐渐走向了衰落。

中国历史上,只要人口发展到1亿,几乎一定会发生社会动乱,除了人口规模,也有气候变迁、技术革新等原因,清朝是到了后期人口发展到接近4亿才出现太平天国运动,是古代人口历史的顶峰,这说明清朝的政治治理水准是非常高的,它用高超的政治手段统领了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藏5个民族,维护了大一统的疆域,使民众不需要长期负担战争,才有能力养活更多人口。

中亚、西亚地区(今天的新疆地区)曾经有过悠久灿烂的文明和商业史,那时商贸发达、伊斯兰文化文明开放、包容自信,新疆是沟通东西文化的桥头堡,只不过近代大航海崛起后,中西亚逐渐没落。

中国人正是因为历史观强,才弱化了宗教信仰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。

秦汉以前,没有造纸术,文字都是铸在鼎上进行传播,只能在贵族阶层中流传。汉朝之后,造纸术开始普及,传播知识的难度大大降低,宋朝以后,中国进入平民社会,皇帝需要吸纳平民阶层中的精英来为自己服务,对抗王公贵族,以巩固皇权,于是开始开科取士,兴办科举。

这本书写得非常宏观,当然就不可能非常细,对于专业史学读者来说,可能深度不够,甚至有失偏颇,但对我们普通人构建一个整体历史框架,还是非常有帮助的,非常值得听一听。

大西洋暖流 wechat
欢迎订阅大西洋暖流